mobilebet365365欢迎您的光临!!

论客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2013-09-03| 作者:| 来源:嘉应文学

  
  【作者:袁凤忠  广东河源市电视台】
  
  摘要:客家文化是炎黄文化、河洛文化、儒家文化的延展或者新分支,与儒家思想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客家人的文化生活,基本是以儒家为主流和传统的。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客家文化与儒家文化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因此,传承客家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客家文化天人合一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一、客家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仁”意谓人与人之间所应建立的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客家先民在南迁的历程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寻找理想之地重建家园,这些客家先民经受了战乱、伤病、天灾、饥饿等考验。客家人长期在保持着祖先从中原地区带来的文化因素,又在不断的迁徒中大量吸收新居地的养分,这些都对客家文化的形成产生过影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始终是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休戚与共的。王阳明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指出: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之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儒家思想以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与天地就这样被连为一体,人心之所思所想,亦应系于天地一万物,已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者说推卸不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人类不仅要爱人类自身,必须泛爱万物,甚至于“瓦石”。“人最为天下贵”,也表明其所担当的周爱万物的道德责任吧。
  
  儒家思想与客家文化一脉相承。通过弘扬客家文化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和”,在《说文》当中说:“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是指有一种“相安、协调、平静、平息争端、停止斗争化解矛盾”等意。这个“和”,的确是这样一个具有多重的本意和衍生意贯串在其中。而且,我们如果回顾到远古时期的甲骨文时代,这个“和”它是“口”字在左侧。“口”字在左边,那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强。现在在这个理念的讨论上,大家都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那么民以食为天,这个“口”是我们能够进食大地的五谷之粮滋养我们命体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个“口”,在左边张开它自己的口,有禾苗、稻谷、五谷进入我们体内营养,使我们能够达到一种身体健康,使我们的生命能够存在。民以食为天,要有粮食吃,才能进入“和”的状态。“和”的初意,含有人人都能温饱之意。民以食为天,都能吃饱饭,安居乐业,也就相和无事,相安无争,就不会有斗争,平息争端,这个“和”就需要具有这些先决条件。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经济腾飞,这个温饱的问题基本上是在全面解决之中、实现之中。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那么贫富的悬殊也不会迅速拉大,注意将这个“和”贯彻在每个人的心灵当中,以富助穷,互相帮助,也是更进一步深刻地贯彻这个“和”的理念的一种方法。“谐”,谐是一个形声字,从言,皆声。本意“和谐,洽也,从言,皆声。”《尔雅》当中说:“谐,和也。”。“谐当”,妥当;“谐和”,各组成部份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谐调”,和谐;“谐奏”,和谐的演奏;“谐律”,谐合于音律。这个“谐,”是一个“言”、一个“皆”的组合,同时表明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尚书·尧典》当中曾经说过:“克谐以孝”,那就是说,不要发表不利于和谐的不同意见,以尽孝道之意。那么联系到我们做人之道,在家里面的做人之道是指的孝道,那么在社会上这个“谐”,就含有忠诚之意,要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忠于我们民族的最高利益,注意不要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既要敢于发表意见,但是又要能够克己复礼,使自己的声音符合民族的大义、国家利益的根本,这就是“谐”意。
  
  所以这个“和谐”的共同组词,就为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进行人生的家庭与社会实践,对于这个规范,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在具有温饱的前提下,不要过多地贪求,要在语言行为规范上,在思想领域、在我们的言行举止当中,高度地保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共同地去遵照道德文化复兴的总旨,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我们的心灵。
  
  和谐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和谐,包括社会秩序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经济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能够在较为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强调和谐,自然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和谐的问题存在。有论者认为城乡之间不和谐、区域之间不和谐和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和谐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比较显著的问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应对现实的需要。和谐社会具有多面性,应从多视角加以界定有论者从现代民主治理的角度看,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宽容的、善治的、有序的(即法治的)、公平的、诚信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论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展开研究,从我国现实来看,我们今天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相处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的社会。
  
  通过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借鉴,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沟通,通过沟通达到心与心的之间的理解,才能够和谐。客家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弘扬客家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可以说,“和”在儒学中同时具有方法论与价值取向的意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儒家试图通过和平、调和的方式,最终达致一种和谐;而从价值取向来看,儒家的的全部道德理论,则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的和谐,因之,笔者认为,“和”为儒学精义。概而言之,儒家贵德重礼所追求是群体的和谐;强调“修己”、“修身”追求是是人格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仇必和而解”追求的是天下的和谐,等等。只有善于协调、统一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又能形成新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而决不是盲从附和,这样的人才是君子;而小人则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和分歧,只会盲目附和,去追求毫无原则的统一,因而也就形成不了新的共识。真正的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我们反思我们的客家文化,中华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分与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有着契合之处,如“仁爱”与现代文明的人道意识、“以天下为己任”与现代地球家园意识、“和为贵”与现代的和平与发展意识、“义利之辨”与现代的道义与功利主义统一的意识、“天人合一”与生态保护与环境意识、“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去意识、“民为贵”与重视社会参与和公共关系的意识,等等。这样以来,即可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寻找到必要的坐标系。
  
  《吕氏春秋》提出了“乐之务在于和心”的命题。只有以适中的心情去体味平和的音乐,才是和谐。音乐各方面都不要过分,那种放纵的“侈音”对于和谐人格的形成是有极大的危害的。只有和谐的音乐,才会引导人们向往“道义”。而“道义”之心即为“和心”。所以,“存心养性”的“修己”工夫,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乐记》中,也强调不让淫乐、乱声来破坏人的心性与性情。指出: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可见,传统儒家对于和谐人格的追求,大致是沿着两个方向来进行:“和乐”与“和心”辩证统一,成就和顺主体;礼乐教化成就“修人道”,两个路向殊途同归,则达致“中和”之道。和谐人格的最高极至,则是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正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许大家普遍感觉到了这样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同步,人的基本素质跟不上社会进步的要求,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价值迷失、道德迷失、行为规范迷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迅速败坏着社会风气。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许多人身心失调、情感扭曲、精神空虚,很多人好象精神无所依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的社会问题,更敲响了心灵问题的警钟。天人合一”“的概念是汉代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但“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却是起源甚早的,在《尚书》中就有许多有关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几乎都对天人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儒家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代表。传统的观点也一般把荀子看成是提倡改造自然的思想家,而往往忽视他天人和谐的思想。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在荀子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荀子也主张在草木繁盛的季节,不要进山砍伐,在鱼类的产卵繁殖的季节里,不要入水捕捞。因此,视荀子为“人类中心主义者”似乎有失公允。在宋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正蒙!乾称》)张载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均为一气之聚散,那么,人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也应该是相通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论点。人要把天地之体当作自己的身体,把统帅天地变化的自然本性,看成是自己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可以说,张载的天人学说,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和谐理论的高峰。他不仅提出了天人合一,还在此基础上对天人职能进行了正确的辨正。很显然,张载在此首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即“主天地”,但不是说人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人能”成全“天能”,这种理学的伦理向人与自然的扩展又更向前进了一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始终是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休戚与共的。
  
  总的说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家的思想理论是极其丰富、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尽管其提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共同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与自然谐调的一致立场,共同构成处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应该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是经过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的,而这个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一个不断浸润的过程。在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里,天人和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到一定体现的。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和谐逐渐被打破,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类将自身陷入了生存环境极端恶化的危机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那样,尽管人们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成果,但“现代化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幸福感的全面增长”,“一方面,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价值系统,有自由、平等、效率、创新、开放等特性,这较中古社会的权利本位、停滞、封闭、守旧是一种时代性跃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看不见的手’——利益的推动下运作,其思想动力不是善良、公正和奉献精神,而是利己心和对财富的贪欲,是‘恶’这一杠杆左右着社会的演进。这既诱发了现代社会的活力,同时又使人产生强烈的疏离感、无力感,泯灭宝贵的灵性。现代化的到来,恰似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给现代人带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现代病”,这种“病”的最大的表现,就是把人带向“物”的回归,人们利用所掌握的现代工具理性,不约而同地患上急功近利的短视症。人们开始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而不再顾及到生态的平衡及其保护,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还以颜色: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殆尽、森林破坏沙漠蔓延、生物物种的急剧减少等等。在中国,人们对一个公益广告耳熟能详:“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恐怕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每每因水告急,那么,若干年以后呢?还有,“风沙化”对人类生活空间的快速侵蚀,还有水土流失状况的日益严重,还有,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的一例例事件,还有,还有┄┄我们还能熟视无睹吗?!
  
  二、天人合一与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所追求的都是未来及长远的发展。儒家基于“天地之大德曰生”以及“天人合一”是思想认识,提出了系统的“天人合德”的学说。“在儒家看来,人的存在与本体、本性的同一不仅仅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更是人的主体性自觉活动。唯穷理方能尽性,觉悟、理解天的本性。宇宙间唯有人才能够穷理,从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天之性。换句话说,人类只有把天道的复归看作是伦理道德的终极追求,才能够在尽己之性的同时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天之性,实现人与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共同完善;人只有超越小我的局限,复归于天道本体,才能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永恒。
  
  在当今社会有识之士全面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回首遥远的中国古代,寻求“天人合一”的智慧,是非常必要的。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做到统筹安排,既要着眼当前,又要放眼未来,并且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要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有些资源是失而不复得的,有些毁坏了的环境是无法恢复原貌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始终是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休戚与共的。王阳明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指出: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之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儒家以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与天地就这样被连为一体,人心之所思所想,亦应系于天地一万物,已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者说推卸不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人类不仅要爱人类自身,必须泛爱万物,甚至于“瓦石”。“人最为天下贵”,也表明其所担当的周爱万物的道德责任吧。
  
  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但是,中国的发展却使某些国家的的某些人士,产生了神经过敏。尤其是西方以及某些发达的国家,开始在世界上散布“中国威胁论”,还有那个闻名世界的“文明冲突论”,都是对中国的污蔑与不实之辞。
  
  人人都渴望一个和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但是,放眼望去,这个世界并不太平,还有太多的动荡与不安,尤其是近些年来的连绵不断的局部地区的战争,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恐怖袭击,造成了大量的生命的逝去以及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残酷的事实,已经换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警醒,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灾难和不幸,而且最终毁灭的,也将是人类自己。
  
  孔子有两句话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加诸人,亦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这是儒家提倡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准则,也是处理国际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我们不希望别人来侵犯我们的国家,当然我们也决不会主动去侵略别人。我们寻求合作,但必须是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原则下的合作。中国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事物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显示出来。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要继续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这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所以,中国是不会主动去威胁别人,更不会去发动战争。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这是中华民族精神使然。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奉行着“协和万邦”的道德理念,其和谐的历史更堪称世界史上的光辉典范。当然,我们也明白,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不和谐音的存在,“天下大同”谈何容易!但我们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和谐文化的宏扬,靠的是全世界人的努力。“和谐为存在之基”终将成为全世界人的共识。
  
  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是数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理想,所以,自然具有进步的性质。而凝聚和传播这种和谐精神的和谐文化,当然也就是具有进步性质的文化,亦即先进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谐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但是,文化的先进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和谐一种性质上。无论是世界的先进性、社会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文化的先进性,都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先进文化还不能直接对应于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但不能将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两个名词概念简单换用。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不同程度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体制、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之中。它们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来,成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冲突,还会不断提出建设和扩展和谐因素的要求,从而成为和谐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和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没有和谐的社会现实,就不会有和谐文化;没有现实对于和谐的追求,也不会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就越发达。
  
  和谐文化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但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反映和跟在社会现实后面。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文化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和谐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超前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对社会和谐发挥方向导引、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
  
  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它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现实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
  
  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约束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现实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它又能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
  
  正因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等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育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要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把十三亿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全体人民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协力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奋斗。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遵守社会规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主流风尚,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重要的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社会和谐,是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制度规范、关系融洽、发展有序的集中表现。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在工作实践中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
  
  参考文献:
  
  《王阳明全集》卷26《续编一》
  
  孙君恒董雪:客家文化的当代意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唐凯鳞、曹纲:《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责任编辑:周逸帆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相关新闻推荐

网站备案:粤ICP备12038578号 粤公网安备 44140302000016号 设计维护:華景科技 建站时间:2004年4月23日
网站负责人:周逸帆、何老狐 ; mobilebet365365总编辑 何老狐(QQ:18923000134);编辑:曾庆 礼、许馥妍、薛暮秋、瞿建民、夜雨班卓、匡利睿、柳庚茂、阿襄、刘雪梅、张三;特邀编辑: 庄子亮、千叶水蓝、陈方茹、竹笛吟风、冷若嫣  法律顾问:张沛霖;技术员QQ:137236928 文学爱好者交流群:75960870、 92149513、17527631、73030172